投稿指南

一、征稿范围

本刊欢迎以下方面稿件: ① 国内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法规;② 重大和重点工程的施工技术成就;③ 建设领域新体系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的应用;④ 施工管理经验;⑤ 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发展动态;6 国家级或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研究成果。

我们尤其欢迎以下内容的稿件:设计施工一体化、建筑工业化、智能建造、建筑结构、信息化、工程检测与加固、城市更新、建筑节能、绿色建筑、绿色施工、装配式建筑、“一带一路”工程等

二、投稿须知

1. 投稿方式:请作者登录《施工技术(中英文)》网站(http://www.peruinkatrail.com),单击“作者投稿系统”注册后投稿。本刊原则上不接收纸质稿件和通过E-mail投递的稿件。

2. 投稿时请准确填写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信息,包括:姓名,工作单位,职务,职称,联系地址和邮政编码,电话(办公室和手机),电子邮箱。

3. 本刊仅接受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文章,严禁一稿多投以及重复发表。在学术会议上宣读、在内部刊物上发表,或在公开出版物上仅以初步报道形式摘要刊载者不在此限,但请在来稿时说明。

4. 收费标准:本刊对录用稿件收取出版费。对于发表在正刊的稿件,出版费为3000元/篇(如占用版面较多会酌情增加);发表在增刊的稿件,出版费为2000元/篇。如需加急发表则需额外收取加急费,加急费为5000元,根据本刊栏目设置就近安排发表。

5. 来稿一经刊用,将同时被《施工技术(中英文)》(光盘版)、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等收录。如作者不同意收录,请在投稿时声明,否则将视为同意。

6. 稿件刊登后,编辑部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计算稿酬并赠送作者样刊。稿酬和样刊将在文章刊出后1个月内寄出。

7. 本刊一律不退还原稿件,请作者自留底稿。

三、撰写要求

1. 基本要求:文章一般宜6000~8000字。另外,为更好地展示文稿中的图片信息,增强刊物印刷质量和阅读体验,本刊从2023年1月起采取彩色印刷,希望您在投稿时文中插图采用高精度彩色图片,望广大作者周悉

2. 来稿格式:题名,作者署名(包括工作单位全称、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),摘要,关键词(5~8个),正文,参考文献。具体格式可参考本刊已刊出文章。为了与国际接轨,方便与国际同行交流,要求作者提供作者单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图名、表名、中文参考文献的英文翻译。

3. 摘要与关键词:

1)稿件需同时具备中英文版摘要,且中英文摘要均须按照结构化的形式来撰写:对于论著类文章,摘要应划分为目的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四个结构部分,各个部分前需分别标注“目的/Objective”“方法/Methods”“结果/Results”“结论/Conclusion”;综述类及其他类型文章,则推荐作者采用“背景(提出问题)”“介绍了……技术(方法)”“得出了……结论”等记述方法来撰写。

2)中文摘要一般为400~600字;英文摘要无具体字数限制,应做到对中文摘要的准确转译,常用一般现在时、一般过去时。

3)摘要应使用第三人称;不必使用“本文”“作者”等作为主语;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,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。

4)关键词:应为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,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。

4. 正文要求:① 文字、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;② 文中图、表要精选,插图需清楚、线条粗细分明、简洁,文字为六号宋体,如文字太密,可为小六号宋体,照片要黑白清晰、层次分明;③ 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必须表达清楚,外文字母分清大、小写,正、斜体,上下角的字母、数码和符号,其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;④ 文中公式、表格、插图均按全文统一编排序号。

5. 排版格式:

1)总体格式:采用A4纸张,页面上边距为2.7cm,其余均为2cm;页眉、页脚1.5cm,页码为外侧;文档网格:只指定行网格,每页47行。题目、摘要部分单栏,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。正文双栏、中距2个字符。英文和数字均为Times New Roman。全文均为单倍行距,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。

2)中文题目:二号宋体居中;中文作者姓名:小四仿宋居中;中文单位名称:五号宋体居中;中文摘要:小五宋体;英文题目:小五Times New Roman加粗;英文作者姓名、单位名称、摘要:小五Times New Roman。

3)一级、二级标题:五号黑体,三级标题:五号宋体,一级、二级和三级标题依次为1,1.1,1.1.1。正文:五号宋体,两端对齐,段首空2字符。图名及表头:小五黑体,表格正文及注:六号宋体。

4)引用他人作品应以引语、注解或列出参考文献等形式明确示知读者,常用的专业教科书和规范手册可不列入参考文献,参考文献字体为小五宋体。

6. 参考文献:

1)限于作者亲自阅读且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,以不少于10篇为宜。文献全部列于文后,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,在文内右上角注明序号。

2)中文参考文献需添加英文翻译,并将中英文列在同一序号之下(先书写中文,后英文)。翻译时,如果中文参考文献的原文有英文版文章标题,则直接使用该英文标题即可;如不具备英文标题,请作者自行将标题翻译为英文,并在稿件中,在相应的参考文献后注明“该英文标题由作者自行翻译”,以便本刊编辑核对翻译的准确性。文献著录项目举例如下:

[1] 江正荣.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[M].北京: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5.

   JIANG Z R. Building Foundation &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Manual [M]. Beijing: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, 2005.

[2] 周黎光,仝为民,杜彦凯,等.中国石油大厦双向张弦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[J].施工技术, 2008,37(3):8-11.

   ZHOU L G, TONG W M, DU Y K, et al.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bi-directional string structure of China Petroleum Building [J]. Construction Technology, 2008, 37 (3): 8-11.

[3] 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.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:GB 50205—2001[S].北京:中国计划出版社,2002.

General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, Ministry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. 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teel Structures: GB 50205-2001 [S]. Beijing: China Planning Press, 2002.

四、稿件评审流程

作者投稿后,编辑部将首先对稿件进行初步审查,对于涉嫌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、存在严重的科学或技术性缺陷、缺乏有价值信息、不符合期刊内容范畴的稿件,编辑部将进行拒稿处理。

稿件通过初审后,编辑部将挑选1~2位合适的外审专家对稿件进行同行评审(单盲形式)。如果2位专家提出的审稿意见(接受、拒稿,或修改)出现分歧,稿件将被发送给第3位专家进行评审。最终的审稿意见(接受、拒稿,或修改)将转达给通讯作者。如稿件需要修改,作者必须对审稿意见进行逐条回复,并提交修改稿。这个过程将重复直到审稿专辑和编辑对稿件满意为止。

本刊自收到稿件起一般3个月内返回一审的修改意见,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的,时间可能适当延长。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1个月内,编辑部向作者发出通知(录用、不录用,或继续修改)。如果作者投稿后3个月尚未收到本刊的任何通知,可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,对稿件另作处理。

五、论文重合率自检

根据国家对期刊质量管理要求,加强学术不端风险防范,完善学术不端体系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工作,建议各位作者在投稿前通过本刊官网进行论文查重检测。鉴于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,本刊与万方数据合作,特为作者设置了预检测通道,来稿作者可自愿通过以下网址进行预检测:http://shigongjishu.wanfangtech.net。此服务为有偿服务,检测结果仅供作者参考,最终审定以本刊检测结果为准。